第(2/3)页 繁华长街多为权贵光顾,治安良好。 而他们所在的这条街,除药铺外,其他店铺皆生意冷清。 恶劣的气候,匮乏的物资及糟糕的就业环境,使百姓消费力低下。 不过,苏笙笙并非一无所获,她也因此找到了切入点…… 抵当所,即官营的典当行。 上次为购鸡蛋,苏笙笙曾抵押过房契。 监当官记性极好,一眼便认出了她:“小姐这次当点什么?”不过短短几日,就让他小赚了一笔。 所以啊,他从不小瞧落魄人。 苏笙笙将房舍、店铺的契书递了上去,“请大人给估个价。” 她原本打算稳扎稳打,只是家中人心不齐,若几位姑娘不出嫁,住房问题也亟待解决。 书坊生意虽细水长流,但要想彻底改变现状,还需尽快掘得第一桶金。 监当官接过一看,很快就给出了估价。 他给的价钱很合理,甚至略微偏高,毕竟估的高,利息也就高。 “请大人开票吧。”苏笙笙也没拖泥带水。 考虑到家中那几个不安分的因素,她便凭票将二百两银子暂存于此。 拿好凭票,苏笙笙带青柠两人正在街上寻找合适的铺面,谁知就见在青提着菜篮子匆匆赶来。 在青原本是被苏笙笙留在家中,帮李氏采买的。 她今日撤走所有丫鬟,还有一层原因,就是想让几房夫人认清眼前困境,走出舒适区,不要阻碍她做生意。 她知道若自己提出不让娘亲干活,必不能服众。 因而留下在青,又叮嘱娘亲在几房分派活计时,主动揽下采买的活。 如今家中捉襟见肘,女眷们却都还放不下身段,必也不会抢这个需要与菜贩杀价的掉价活。 何况她们手中无钱,那四十两还攥在祖母手里。 四房手脚不老实,二房做事温吞,也不是个能砍价的人。 管家耳聋眼花、腿脚又慢,自然也派不上活。 这采买的活计,要么给大房,要么给三房。 因此,当李氏主动开口要采买时,大夫人当即应允。 焦氏正愁生计压力,见李氏开口,便知是苏笙笙的主意,心中十分感激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