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六位掌柜与我各有千秋,小女子怎敢妄自尊大,与您等相提并论?” 苏笙笙神色恭敬地说,“只不过是小女子有一桩买卖,听闻刘三爷做生意历来公道,故而希望能与您携手合作。” 刘三爷的脸色并未因此而有丝毫缓和,“不要以为你这般说,我便会因为私利动摇。” 苏笙笙不由笑了,“私利?损了何人大利?” 其他掌柜闻言,面露不满之色,其中一人直言道:“自然是平来街的商户利益。” 苏笙笙摇头一叹,“小女子认为,首先要以民生为本,若无他们,商贾也难以立足。” 一位专营紫砂壶与文玩把件的掌柜冷哼一声,指责道:“你如今之举,无异于竭泽而渔,让百姓为了一时的温饱,便耗尽家财,你可曾想过他们如何度过这漫长冬日?” 苏笙笙神色越发恭敬,“正因如此,我们才更应该引导百姓从低端的劳作中解脱出来,让他们专精于某一技艺,只有如此,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,实现温饱。” 刘三爷闻言,眉头微皱,他深知苏笙笙曾给那些减兵下来的士兵提供了优厚的待遇,还有什么六险一金。 他严重怀疑,以苏笙笙的个人财力,擅自提高工匠的待遇,恐怕只是昙花一现。 虽然全凭自愿,不愿意从工钱中扣钱的,就不交。 但待到她后继无力,许再多的诺,也不过是废纸一张。 而那些工匠长工,依然会无处可依。 因此他的话中,便不由带了一丝冷怼,“听你之言,是要给工匠长工也都涨工钱了?” 苏笙笙仿佛没有听出他话中的讽刺,她轻声说道:“正是如此。只有这样,才能让工人安心做工,提高产量。” 刘三爷虽然对苏笙笙的天真感到无语,但作为过来人,还是很有良心地给了她一句忠告,“即便你做得再多,也得卖得出去。” 话说至此,他不再多言,“告辞。” 苏笙笙看得郁闷,默默收好制作陶瓷暖水瓶的方子,“既然如此,我也只能自己做了。” 她叹了一口气,转而看向正在专心点钱的青柠,“给我支一千两呗!” 青柠一下把钱匣子抱在怀里,紧张兮兮地问,“小姐又要干什么?” 十二家的入账,都给了荒山工人招工用了,他们工钱也发了,工也开了。 也没地方要动这么多钱啊? 苏笙笙无奈看她,“当然是开加工作坊啊!” 人家不甩她,她也只能自己闷声发大财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