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在苏笙笙与砚书准备笔墨之际,祖父与季晏礼闲话家常:“笙丫头如今生意做得都传到北疆了,连张老将军都知晓那保暖面料之事,还来信言及要为北疆兵士采购一批呢!” 他语气中满是自豪,但望向落寞的季晏礼时,眼中闪过一丝遗憾。 季家哥马上就上都赶考了,一想到这么好的孙女,即将失去如此称心如意的佳偶人选,苏老太爷心中便有些难以割舍。 他望向一旁忙碌的苏笙笙,又转回目光看向清隽俊雅的季晏礼,不禁叹了口气。 随后道:“笙丫头,祖父有些口渴,你去厨房取些清水来,祖父喝不惯这里的茶。” 苏笙笙听闻祖父口渴,便放下手中活计,“孙女这就去。” 她在家中习惯于亲力亲为,对此并不觉奇怪。 砚书却瞬间明了,这是苏老先生有意支开苏小姐,欲与公子单独言谈。 于是,在苏笙笙离开后,他也至门外守候。 公子对苏小姐的心意,他都看在眼里,苏家再未提及婚事,必是已知苏小姐心意了。 季晏礼见苏老先生面露难色,欲言又止,不欲让苏老先生为难,转开话题,“开学堂,实是善举……” 刚才苏老先生言及苏家欲开设学堂之事,想来是苏小姐为让苏家人振作起来。 苏家人个个学识渊博,此次由宁国公府的小公子打出名头,前来求学的学子络绎不绝。 苏老太爷提及此事,本欲试探两人是否还有机会。 若季家介意苏家经商,将来苏家教书育人亦可谋生。 只是话到嘴边,想到孙女如今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,又有些心生不忍。 “是呀。几房儿媳也要扩大绣房,这会正在加紧赶制,想趁着你上都之时,一并把布匹都给运送过去呢……” 一个个的,也不知道怎么了,男儿们要操办开学堂,女眷们要扩招绣娘,买门面。 一个个见天的忙,唯留他一人清闲。 季晏礼见苏老太爷神色怅然,不由出声道:“苏小姐经商有道,并非胡闹。麦子已出穗,待到丰收之时,必将惠及万民。” 苏老太爷闻此言论,目光在季晏礼眉眼间流转片刻,终是未再言语。 “苏家在此已站稳脚跟,待你归家后,告知你祖父,此处一切安好,叫他勿需挂念。” 季晏礼目光微动,神色黯淡一瞬,“是,晚辈定将此言转达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