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余波-《朱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哼,你们很快就会乖乖的把我们放出来……”尼果趾高气扬的样子实在讨打。石头木棍雨点般朝他砸去。

    拉里面如死灰,战战兢兢被士兵押解着回到临时监狱。

    等待他们的将是漫长的牢狱生活和艰辛的劳动改造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玖安镇的审判大会在喧闹中落幕。有人觉得热闹,看戏一样;有人感觉自己受到尊重,干什么都浑身有劲,集体凝聚力增强;有人暗暗为玖安镇担忧,彝人不是好惹的。

    这次审判大会声势浩大、公开举行,朱顺明深思熟虑过。

    一是播下法治的种子,让法律成为指导人前进方向的明灯和规范人行为的约束。

    二是调动玖安镇人员的积极性和自豪感,让他们真真切切把自己当成独立的一员,而不是什么势力或个人的附庸。也就是有着独立思维的自由民。

    三是宣扬玖安镇的存在。朱顺明特意请城步县城的商家前来,就是要让他们看到玖安镇与其他势力的不同。玖安镇是讲理讲法的地方。

    四是大张旗鼓的宣判沙马尼果和沙马拉里两人有罪,让商人将消息散播,就是为了钓三郎山的土司上钩。

    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。

    与其前去剿灭敌人,不如修筑好工事,让敌人来攻打。以逸待劳和翻山越岭、嚣张跋扈和预谋已久,还没有开战,胜利的天平已经偏向朱顺明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新奇的玖安镇审判大会被商人们当成话头,很快传闻开来。在只有造人娱乐的大明,如此新奇有噱头的事情,自然人人感兴趣。

    当然,每个人的关心和切入点不同。

    商人们看到了玖安镇强大的商机。玖安镇现在人口是不多,但玖安镇人们衣食住行表现出来的消费能力不低。看他们老板行事的劲头和风格,加上玖安镇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,繁华指日可待。

    孙大头看到的是玖安镇的人口结构。玖安镇阳刚之气太盛。上百壮年男人,只有三五个成年女人,还都是老板娘。那些男人生理问如何解决?孙大头十分心动。一笔大生意呀!

    孙大头开的是勾栏。这年头,勾栏生意也不好做。要是能将勾栏开到玖安镇,说不定生意会大有好转。玖安镇可比死气沉沉的城步县城有生机得多。

    县令胡老爷暗自唾骂叫苦:“哪来的愣头青,为什么要去招惹山民?山民是好招惹的吗?完了完了……怎么想过几天安稳日子都不行……”

    听说朱顺明手底有上百彪悍的家丁,他也不敢去找朱顺明的麻烦,只能烧香拜佛,祈求上天赐予和平。

    有冤屈而不得伸报的人听闻玖安镇别出心裁的陪审团制度,不由的看到一丝希望。或许他们能给自己伸冤。

    沙马大山得知自己两个儿子被汉人抓住,还公然宣判关进监牢,顿时气得跳脚。这是对彝人的公然挑衅。

    “儿郎们,汉人又欺压咱们彝人了。”沙马大山大声道:“汉人们占据最好的良田,吃最好的食物,穿绫罗绸缎,睡最美的女人。为什么?凭什么?你们甘心吗?”

    “不甘心……抢回来……杀光汉人……”下面群情激奋。

    “我的两个儿子,彝人的英雄,你们的兄弟,尼果和拉里,因为给大家吃了牛肉,被汉人给抓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忘了两人的恩德了吗?你们忘了牛肉的美味了吗?你们还想吃美味的牛肉和白花花的大米吗?你们想艹如水的汉人女子吗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