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章 东窗事发-《陛下误会了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月轩阁。
    吴韵正与赢月相对而坐。
    “陛下看这两首诗如何?”吴韵将手中的两张纸捧到了赢月的面前。
    赢月低头一看,便陷入其中,久久不语。
    吴韵见状也不着急,不急不慢的喝着茶,静静的等待着赢月。
    此两首诗皆是赵高所做,一首《鹊桥仙》,一首《侠客行》,只是后面这一首赵高还未曾将名字说出来过,所以便题的无名。
    之前的那首《鹊桥仙》便让吴韵觉得赵高素有大才,在诗词一道上若是精心钻研定可走得极远,自己也起了收徒的心思。
    如今秦朝之内,文道凋零。吴韵很是想将赵高培养起来,来做自己的后继之人。毕竟在诗文一道上建树斐然,那么他在文学之上的天赋也不会太差。
    赢月看罢了两首诗,将其轻轻的放在了桌上,“这两首诗皆是上乘佳作,就寡人最近几年所见,无有可出其右者,这都是先生所作么?”
    这两首诗意境深远,已经颇具宗师之韵,赢月自然是想到了吴韵的头上。
    吴韵摇了摇头,“此非老臣所做,乃是出自内宫。”
    “哦?”听闻是宫中之人所做,赢月大感诧异。
    这内宫之中居然有如此之人,自己此前倒是从未听闻过。
    “先生可知是何人?”赢月问道。
    “司礼监,赵高。”
    “赵高?”听到了这个名字,赢月心中有些意外。脑海中渐渐的浮现出了那俊秀的身影,想起自己与他的两次见面,赢月的嘴角微微翘起,觉得此人甚是有趣。
    “正是,他虽为宦官。但是亦有一腔抱负,老夫也是动了收徒之念,但是却被他给拒绝了。”吴韵想起赵高便觉得有些无奈。
    “居然拒绝了?”这下子赢月有些不淡定了。要知道,在这大秦朝中,半数以上的文官皆是出自老师的门下。
    平日里,也不知道有多少学子打破了脑袋也想入得老师的门下。能让老师亲自邀请拜师的,自己那是从未听说过。
    这赵高,居然给拒绝了?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