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。 这几乎是每一个剑客登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,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剑客,成为剑道巨擘的过程。 谢倾城的爹爹谢王孙就是最好的证明,谢王孙在观海楼藏剑阁可是翻阅不少剑典。 如今谢王孙身为鸿蒙天下先天强者,身为地仙境界的绝世剑仙,藏剑阁这些剑典可谓是功不可没。 袭人到藏剑阁取剑典,三位剑阁长老,正在阁楼一层大厅修复那些被大火毁烧的剑典,听闻袭人来意。 三位长老对此十分上心,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剑道的理解与看法,三人根据谢倾城如今的修为,各自挑选了几本目前最适合谢倾城这个阶段适合的剑典。 袭人的手上,一下多了将近十几本剑典秘籍,这些剑典若是流落到江湖上,必定引起一番腥风血雨。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! 剑客自然为了剑典,可以陷入癫狂,况且这些剑典都是昔年江湖上成名已久的剑客所著。 这也是当初何生谷,担忧被那神秘刀客盗走的不知名剑典,毕竟被神秘刀客盗走的剑典,可是观海楼藏剑阁最高层所珍藏的剑典。 最重要的是,能入神秘刀客法眼的剑典,至少亦是一位地仙级别的先天高手。 何生谷看着亭亭玉立,婀娜多姿的袭人,对今夜到访的她,微微一笑道:“袭人,今日我们三人所推荐的这些剑典,你若是用空的话,也可以看看。另外,我推荐一本名为《观潮听浪习剑录》的剑典,你一定要静下心来品读。这本剑典似乎就是为了你量身定制!你是一把剑,一把锋利无比的剑,既然是剑,就要懂得随时出鞘,更应该懂得如何藏鞘,隐匿剑气,收敛气机,引而不发,不鸣则已一鸣惊人!这本书对你有莫大用处,切记用心感悟,将来你若是有机会仗剑江湖,一定要去钱塘江观潮!这本《观潮听浪习剑录》的作者,便是昔年在钱塘江每年农历十八,观钱塘潮心有所悟,融于自身剑道,多年以后他在江湖上小有名气,成为一方霸主,后来才有了这本《观潮听浪习剑录》。” 何生谷手里拿着一本年代久远,封面几乎都已经掉色的剑典,递给袭人。 加上这本《观潮听浪习剑录》,袭人手中已经约莫十几本剑典,足以够谢倾城打发一段时间。 袭人自然也可以翻阅这些剑典,以往谢倾城在闺房挑灯夜读之时,袭人亦是陪伴倾城左右红袖添香。 袭人听闻何生谷所言,先是对白剑茗,火星云两人一一鞠躬,再对身前慈眉善目的何生谷鞠躬施礼道:“谢前辈抬爱,也谢谢前辈的一番肺腑之言。袭人早就听闻钱塘江钱塘潮天下闻名,每年都有不少文人墨客,绿林好汉,甚至不乏一些世外高手,前来观看这一奇景。听闻那钱塘江海潮到来前,远处先呈现出一个细小白点,转眼间变成了一缕银线,并伴随着一阵阵闷雷般的潮声,白线翻滚而至。几乎不给他人反应时间,汹涌澎湃的潮水已呼啸而来,犹如千军万马,势不可挡。潮峰高达约三至五米,后浪赶前浪,一层叠一层,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巨带,大有排山倒海之势。曾有诗云,钱塘一望浪波连,顷刻狂澜横眼前。看似平常江水里,蕴藏能量可惊天。潮头由远而近,飞驰而来,潮头推拥,鸣声如雷,喷珠溅玉,势如万马奔腾。观潮始于上古,盛于春秋,历经千万余年,已成为当地的习俗中也。想来这位前辈,定是观看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,携带奔雷之势,犹如千军万马,势不可挡,心中所悟,将这钱塘大潮涛汹涌之意境融入自身剑意,后来剑道略有小成,才在江湖上扬名立万,再来他的剑已登堂入室,多年以后待他剑道大成,静下心来执笔写下这本《观潮听浪习剑录》,为后人指点迷津,更不想让他的绝学断了传承。” 何生谷听闻袭人所言,颔首微笑,摸着他的胡须笑道:“袭人果然见多识广,这本《观潮听浪习剑录》,不仅适合倾城修炼,而且更适合你修炼!记住我的话,将来若是策马江湖仗剑天涯,一定要去钱塘江观潮,对你的剑道大有益处。老夫曾经每年都在农历十八前往钱塘江观望千古奇景。这座天下其他洲的剑客,也有不少剑客慕名而来,甚至观此潮,兴致大增,经常在农历十八以剑论道!老夫当年说来也是惭愧,总是输多胜少啊!” 袭人再次鞠躬拜谢:“袭人谨记前辈教诲,他日若有机会江湖,定会前往钱塘江观潮,不忘前辈今日教诲。诸位前辈,倾城小姐还在等着我回去呢,我也就不在此打扰了,袭人告退。” 袭人道完此话,便离开藏剑阁。 火星云、白剑茗、何生谷,三位剑阁长老目送袭人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之中。 白剑茗此时突然冒出一句话:“听说袭人乃是……” 火星云目光依旧望着袭人远去的方向,唉声叹气道:“莫要多言,都是陈年往事,亦是伤心事,不提也罢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