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斩过人仙,斗过地仙,饮过二月冬泉,笑过天下群雄。 只是不知后来怎么,被人以琵琶阴阳子母锁关押在洞庭湖底,其目的是为了镇压湖底一蟒一蛟。 不知从何时开始,洞庭湖中居然出现,一条十丈长全身如墨巨蟒,一条九丈长全身深红鳞片蛟龙,两大凶残异兽经常结伴而行,蟒蛇驮蛟龙效仿玄武神威,宛若大山大河之神巡视管辖地界。 两大异兽在湖中结伴而行,兴风作浪害人无数,撞毁花船商船无数,落水之人,皆是成为凶兽腹中之物。 蟒蛇驮蛟龙,畅游洞庭湖,若是兴致大起,便兴风作浪,排山倒海,水漫八百里洞庭湖沿岸地带,毁坏方圆千里良田无数,万户村庄,致使百姓流离失所,家破人亡,妻离子散。 这两只凶残异兽,更是得寸进尺,想必定有奇遇,修得魔功邪术,竟然专门进食童男童女,命令云梦百姓每年祭祀河神之日,务必将一竹筏泛舟洞庭湖上,童男童女必须穿金戴银,身穿鲜红如雪衣衫,打扮成金童玉女模样,犹如菩萨莲台坐下道童仙女,将其置身竹筏之上,待竹筏飘荡湖中心,一蟒一蛟便窜出水面将童男童女进食。 若是百姓乖乖听话,便让洞庭八百里风调雨顺,如若不然便施展妖法,天降雷霆、流火,暴雨三灾,将八百里洞庭湖毁于一旦。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,名间哀声怨道,让百姓不得安生。 宋国也心有余力不足,国君更是亲自书写招贤令,广邀神洲能人异士,降妖除魔!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! 奈何前去洞庭湖降妖伏魔之人,皆是成为恶蟒蛟龙腹中之物,有些稍微厉害的侠士,还能跟恶蟒蛟龙战斗一个回合,其结局更是悲惨,直接被恶蟒口中喷出烈焰化为灰烬。 至此恶蟒蛟龙威名远播,无人可将其降服,曾经八百里热闹非常的洞庭湖也变得凄凄惨惨,冷冷清清。 人人畏惧莽蛇蛟龙心狠手辣残暴凶悍,恨不能持天剑将其斩杀为民除害,但是凡夫俗子岂能有如此异兽争锋,心有余力不足,只能听其任之,数百年来无数童男童女死于莽蛟腹中。 后来,天禧元年二月二,夜晚银月如弯刀悬挂星空,天上降落两大奇人,一道一叟,悬浮于洞庭湖面之上,两人东西对峙,全身泛着光芒,道人颔首而笑,狂叟怒目相瞪,其中一人便是腰悬新亭侯宝刀白发狂叟,另一人乃是身背青铜古剑,手持雀尾浮尘的道人。 两人在湖面上发生惊天大战,就连湖底一蟒一蛟都不敢浮出水面一探究竟,潜伏在湖底瑟瑟发抖,生怕被仙人斩杀。 神仙打架,凡人遭殃。 不敢越雷池一步,殃及蟒蛟。 据后来史料记载,那一战,几乎打了三天三夜,两大世外高人,尽数展示生平所学,特别是在深夜时分,天空中惊现两人神刀飞剑御空飞行,刀剑笑刀剑如梦,刀光剑影,酣畅交战,旗鼓相当,不分伯仲。 神刀刀芒乃青色,飞剑剑气乃紫色,紫青双色两道耀眼光芒,在夜空中宛若两条神龙,大展神威,不断纠缠,激情碰撞,爆发绚丽光芒,照亮八百里洞庭湖。 那三天三夜,没有夜晚。 洞庭湖的夜,被那两位绝代高人手上神兵利器,神刀与飞剑爆发的紫青双色光芒,照亮夜空,八百里洞庭湖宛若白昼。 两位绝世高人觉得再继续战斗下去,也没有结果,便决定一招定胜负,持刀的白发狂叟被手持佛尘与飞剑的道人侥幸打败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