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各方反应(二)-《回到唐朝当首辅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杨浩总管走到寺庙门口,一大堆旧衣服,静静的等待着被人清洗干净。

    刚刚那个小丫头应该就是陶公子的妹妹吧,想不到那么年幼的孩子,竟然会如此知道为大人分担家务。

    不知道如果杨总管知道,大丫洗的这些衣服,都是奶奶从附近人家,家里接过来的生计活,会作何感想!

    “陶老夫人在家吗?陶公子让咱家给您送信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,我那孙儿,陶然,让您送来的吗?”

    一位六旬左右的老人颤巍巍的从寺庙里走到寺庙门口,上一次打量着杨总管。

    “是的,老夫人,陶公子让咱家给您带来了,他亲自给您写的信,还有半袋食盐,还有两锭银子呢。”

    陶府的现状让杨总管心底很是悲伤,说着从袖口掏出两个十两的银锭,连同信件,一同塞进了陶老夫人的手里。

    “官人一路辛苦,进去喝口水吧!”

    老夫人尴尬的看了看,已经聚集在自己身边的四个丫头说道。

    “咱家就不叨扰老夫人了。”杨总管低头看了看四个,浑身上下穿着都是补丁衣服的丫头,笑着对老夫人说。

    “好日子,就要来了,您有一个好孙子,四个丫头有一个好哥哥。以后咱家少不了到陶府,讨水喝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“我那孙儿回来,我一定让他请您回府吃酒。到时候还请官人前来赏光。”

    “咱家,一定前来。”

    说完,杨总管上马与陶老夫人道别而去。

    ~~~~~

    “姚管家,打听到了吗?附近可有出售房契的?”

    “夫人,还真有一家,庭院不大不小,有十几间厢房呢,足够陶氏一家五口住的。他家急用钱,本来准备五百八十两银子的,小人给他砍了砍价,最低不能少许五百两成交,小人还是觉得太贵了,咱府上一年开支也才不到百两白银。”

    五百两白银可不是小数目,一般的家庭在当时,是无论无何也拿不出来的。

    “姚管家,走带我去看看。”孙氏咬了咬牙说道。

    “夫人,您这是真要买啊!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