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此物可解百姓苦-《回到唐朝当首辅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作为太子,他深受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的影响,对百姓的生活颇为关心,近几年的灾荒水患让多地百姓流离失所,民不聊生,每每看到父皇忧虑的眼神,只有九岁的李承乾心里也很不是滋味。

    听说这是一种吃食,李承乾立即来了精神,大唐现在最缺乏就是吃食了。食盐的问题已经被眼前这位长安候彻底解决了!莫非他还能解决百姓饥饿之苦?

    “此物易栽种,易成活,对土地要求不高,三至六个月即可成熟,产量的话,亩产可达八百斤以上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说什么?先生莫要骗我……亩产八百斤的粮食至古到今从未有过…”李承乾小脸憋的通红,虽然他渴望陶然带来的是高产食物,可是亩产八百斤,他还是不会相信的,这也太离谱了,要知道大唐良田普遍产量也就是两百斤左右。

    “小公子不信有小公子的道理,可是本侯爷确定这土豆至少亩产量在八百斤以上。”

    看到陶然如此信誓旦旦的承诺,太子李承乾不由得大喜过望,如果真是如此的话,大唐百姓的温饱问题就可以彻底解决了。

    “先生,如此说来,此物可解大唐百姓之苦,为何先生不献与皇家,让百姓推广种植呢?如此皇家念先生功劳,百姓念先生功德,岂不是两全其美之法?”

    只有九岁的太子李承乾,表现出了与他年纪不符的,成熟与细致。问题问得直切要点。

    陶然心头一愣,不过很快便反应了过来,机智的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小公子,有所不知,本侯爷独自一人离开深山,幸亏得遇程处默校尉,期间为朝廷献出制盐之法并留下参与制盐,运盐,经过长途跋涉,直到前几日才刚到长安。”

    “这四个土豆种子在我背包里待了一月有余,本侯爷也不敢保证能不能将其种植成功,怎敢轻易献给朝廷,万一失败,本侯爷岂不是落的个欺君之罪?”

    “到时候,不但没得功劳,恐怕连我这,新晋的侯爷也难保吧?”

    陶然一口气滔滔不绝的分析的头头是道,让太子李承乾打心眼里,心服口服!

    “先生,是小生孟浪了,先生说的极是。先生是打算在候府试种,待试种成功后,献与朝廷是吧?”李承乾关切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当然,一旦试种成功,本侯爷将立即献与陛下,让大唐百姓再无饥苦之虑,本侯爷已将此重大的任务交于了四个妹妹,让她们每日悉心照料,争取试种成功。”

    “一定要试种成功,到时候小生会为先生和四位姑娘请功的。”

    “请功?莫非小公子是朝廷派来之人?”陶然微笑着问道。

    “先生说笑了,小生出来已久,水也喝过了,小生告辞……”太子李承乾红着脸说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