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五章赌上一个未来(上)-《回到唐朝当首辅》
第(2/3)页
陶然仍然沉浸在农庄的建设和学院的建设之中…
既来之则安之思想让他抱定决心在大唐的世界里大干一场…
农庄的劳工们非常踏实肯干,土豆比他预料的早两天完成了播种任务…
看着还有三千多亩的剩余土地…
对陶然来说,看着这些良田浪费是可耻的…
经过前朝的动荡和战乱之后,人口锐减…大量土地荒芜起来…
为了激励百姓的种田热情和信心,李渊登基后实行了新的土地政策…
眼下大唐实行的是均田制,就是男丁满十八岁以后可分得农田一百亩…
这一百亩农田还要分为两种…
一种是永业田,一种是口分田…
每一百亩田地里有二十亩为永业田,永业田是可以继承的也就是算是自己的私有财产…
其余的八十亩农田属于口分田,口分田等你六十岁以后是要归还朝廷的…
而且口分田需要缴纳赋税,当然这个赋税相比于魏晋和前隋大大降低了许多…
每年每丁需向朝廷缴纳二石粮食,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也就是两百斤左右…
八十亩口分田纳两百斤税,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优惠的政策了…
可是就算是如此大唐的百姓仍然有太多人生活中水深火热,饥不果腹的日子里…
灾害是最大的隐患,连种子都收不回来的年月时有发生,靠天吃饭的日子,深深困扰了我们的先祖几千年…
每逢大灾必有大疫,灾荒和瘟疫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侵蚀着我们华夏民族的脊梁…
每每想到这些,陶然的心里就会莫名的疼痛起来…
今年多地又发生了大面积的旱灾,不然陶然也不好找这些连种子都收不回来的劳工…
突然间,陶然一个激灵…旱灾跟随的必定有蝗灾…
想起历史上记载的贞观三年史无前例的蝗灾…
陶然猛地惊出一身冷汗…
还好土豆是能抵抗一定程度自然灾害的高产农作物…
尤其在旱灾面前土豆简直就是,抗旱小能手…
第(2/3)页